-
智飛科技成立。
-
7月,智飛科技引擎動力固定翼型UAV完成民間首創,從屏東東港跨海自動飛行到小琉球安全自動返航的里程碑。同時,將監控人為與天然災害,設為智飛科技首階段目標任務之一。
-
智飛科技UAV開始應用於台灣海洋污染防治監測,偕同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執行。同年12月吉尼號貨輪擱淺於蘇澳,漏油蔓延一公里,UAV出動執行持續監控一週。
-
智飛科技執行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專案計畫,UAV開始應用於國內河川環保監測工作,逐步擴大UAV應用範圍,協助有關單位提升勤務能量。完成首次山區河谷飛行任務,飛行高度為海拔1800公尺,拍攝目標點為屏東縣霧台鄉隘寮溪上游山坡崩塌,兩側山峰高度為1000公尺以上。完成跨海小琉球環島飛行,持續通訊距離達20公里。恆春半島海岸線拍攝,一天三架次飛行完成。
-
達成跨海飛行55公里里程碑,UAV由雲林麥寮至澎湖縣白沙鄉吉貝嶼自動往返飛行。開發TU-25機型,固定翼型UAV飛行滯空時間提升為3小時。飛行航次突破500架次,累計飛行時間超過600小時。
-
TU-25正式納入主要任務機型。固定翼型UAV提升具有飛行高度達海拔3000公尺以上,飛行時間3小時以上,通訊距離達64公里的勤務能力。執行環保署海洋污染計畫,偕同海巡單位執行澎湖海域海上船舶非法加油蒐證作業,成果豐碩新聞媒體報導。投入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發展無人飛行載具航拍技術作業,智飛科技發展之UAV系統正式踏入航空測繪應用領域。至此開始,高山區河谷UAV航空攝影業務納入智飛科技重點發展方向之一。
-
開始應用於海洋漁業養殖領域,航遙測學會委託智飛科技負責執行海上漁業養殖UAV航攝作業,此為漁業署委辦計畫。旋翼型UAV開始導入業務執行,配合固定翼型UAV擴大勤務能量。執行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大漢溪無人飛行載具空拍計畫,拍攝高解析度航空影像,影像解析度達GSD10cm。
-
引擎系統提升為雙汽缸汽油動力引擎,提高省油效率與飛行時間,高空飛行效率提升。投入國內農業調查應用,執行航遙測學會南投水稻田調查拍攝(總面積約為109平方公里)。
-
大面積拍攝能量提升,執行大面積範圍玉米田航空攝影(總面積約263平方公里,一天內執行完畢)。
-
TU-25機型UAV飛行測試高度達4500公尺。投入後推式雙垂直尾翼機型UAV測試。開發UAV自動降落功能驗證。飛行航次突破1000架次,累計飛行時間超過1400小時。
-
投入開發新一代後推式雙垂直尾翼機型UAV TU-40。UAV同時搭載光學攝影酬載與多光譜儀,應用於國內農田種植與漁業養殖應用(偕同航遙測學會)。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執行環保署海污計畫,委託本公司偕同於德翔台北輪擱淺事件中出動旋翼型UAV值勤,有效協助環保署掌握資訊。
-
TU40正式納入任務機隊,執行能量提升,可同時兩機隊進行飛行任務。並於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委辦計畫,執行汛期期間大面積UAV高解析度(GSD15cm內)空拍作業,於6小時內完成屏東六鄉鎮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拍攝。飛行航次突破1200架次,累計飛行時間超過1700小時。
-
承接中科院高速飛行載具研製與完成飛測驗。
-
協助政府執行配合山難救助任務,以定翼型無人機(TU-40)在中央山脈4,000至5,000公尺高度,飛航十餘小時。
-
定翼型無人機TU-40取得民航局核發之第一張無人機特種實體檢驗合格證(編號:CAA-UAVSIC-10900001)。
-
出口全電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(TU-24VE;vertical take-off and landing fixed wings)。
-
獲選成為國防部軍用商規無人機主導廠商,簽訂原型機產製採購契約。
-
首家通過國防部長滯空型無人機飛行驗測合格廠商。